2024自学考试05823儿童文学概论复习提纲(3)
1、文化形象的系统性:其一是就艺术世界有机性而言,其二是就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的审美功能的互补性而言。
2、文学形象: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可感的、具备艺术概括性的、体现作家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生活图画。
3、高级形象形态:充分体现审美理想的、达到最高审美境界的艺术形象。
4、审美理想:大家在自己民族的审美文化环境里形成的,由个人的审美体验和人格境界所一定的关于美的观念尺度和范型模式。
5、艺术形态美:构成艺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内在形式美。
6、种类说:倡导表现人物最突出的特征,看重共性,忽略个性。
7、个性典型说:从看重典型共性到看重典型个性。
8、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9、中介—特殊说:包括个别原因又不是个别,包括常见原因又不是常见;以个别而言是本质,以本质而言是现象。
10、文学典型:作品中呈现的、显示出特点的、富于审美魔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境的性格特点,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11、扁平人物:具备种类性和漫画性,表现一种单一的特质或意念。
12、圆形人物:具备人性的深度,具备多重性格侧面,随作品进步而变化。
13、熟知的陌生人:熟知指出典型形象的现实基础,陌生指出典型形象的独创性。
14、自然主义:着重描写现实生活的非本质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追求外在真实,反对典型化。不可以反映生活本质。
15、启蒙主义:
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倡导。
16、典型环境: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现实关系的真实性;年代脉博和动向。
17、诗有三境:物境(诗由物生)、情境(诗由情生)、意境(揭示思想与事理)。
18、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19、意象:心理意象是指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各种感性形象。
20、内心意象是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艺术构思所形成的心中之象。
21、泛化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所有艺术形象或语象的统称。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
22、文学象征意象: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艺术方法的具备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23、寓言式象征意象:通过故事情节暗示一种哲理或观念。
24、符号式象征意象:通过无情节的整个或单个的形象特点,直接暗示和象征观念与哲理。